預習也要講究技巧
來源:網(wǎng)絡來源 2009-09-03 09:01:29
1.確立適度的預習目標。預習是學生接受新課知識學習的第一步,對于新課知識的學習,原則上說只是起到一個“探路”的作用,真正掌握新知識主要在后續(xù)學習活動中。有的高三同學好高騖遠,確定的預習目標太高,巴不得在課前預習中解決新課學習的所有問題。這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因為學生在獨立摸索、獨自理解的預習活動中,免不了會走一些彎路,對預習提出過高的要求,常常會使學生耗費太多的時間,這是不值得的。預習目標的制訂一定要考慮到現(xiàn)實的學習條件和自身的認知水平,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自學能力、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不同,其預習效果和能實現(xiàn)的目標層次會有所不同,因此標高應適度。
2.合理安排好預習時間。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應安排不同的預習時間,但不能因為預習時間的不同而打亂整個學習計劃。一個基本原則是:預習時間的安排必須從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自由支配的時間多,可多安排些預習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少,可少安排些預習時間。新課難度大,預習時間可長些;新課內(nèi)容簡單,預習時間可短些。時間多對新課可鉆研得深些;時間少對新課只要求初步領會即可?梢婎A習時間與預習目標是相互關聯(lián)和相互制約的,只有合理地安排好預習時間,才可能確定適度的預習目標。
3.預習不宜平均用力。全面預習是不現(xiàn)實的,首先是時間沒有那么多,其次是預習質(zhì)量也難以保證。對于學習基礎差和沒有搞過預習的學生來講,最好先選擇一兩門學科進行預習,而且最好選自己感到最吃力的學科:以一兩門學科作為試點,取得成效后再逐步鋪開。
預習時也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對于自己比較擅長和學得好的學科,可少安排些預習的時間;時間緊張時為了確保重點學科,甚至可以不預習。有些課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很強,與過去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很少,這時也可以不預習,從而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學習活動中去。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