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荷)
來源:高考網(wǎng) 2009-09-02 15:48:11
德拜(PeterDebye),荷蘭物理化學家。1884年3月24日生于荷蘭Maastricht。1910年在慕尼黑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后,曾在蘇黎士大學、烏德勒支大學、格丁根大學和萊比錫大學講授物理學。1935年,任柏林威廉皇家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所長。德拜的第一項研究成果是關于偶極矩,提供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原子間距的知識。1916年,他提出粉末狀態(tài)物質(zhì)能用X射線研究晶體結構,從而免除了首先要制備良好晶體這一步驟。1923年他取得了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和E·休克爾將S·阿倫尼烏斯關于溶液中鹽離解為帶正、負電的原子(離子)的理論加以推廣,證明不是部分電離,而是全部電離。他還與休克爾建立了闡述電解質(zhì)溶液某種性質(zhì)的數(shù)學表達式,即德拜—休克爾方程。德拜因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光散射的研究成果而獲得了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
1940年德軍入侵荷蘭前兩個月,德拜去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在康奈爾大學講學,1946年后人美國籍。至1950年,作為化學系主任退休。德拜于1966年11月22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2歲。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