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參考資料與賞析(三)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8-30 22:18:36
《香菱學詩》參考資料與賞析
五、教與學的動人樂章——《香菱學詩》賞析(王學華)
《香菱學詩》讀后感
讀《香菱學詩》,不禁驚嘆于林黛玉的深厚學識和教育藝術,也深深地為香菱的虛心好學、刻苦勤勉所感動。林黛玉不愧為飽讀詩書、深諳教藝的好老師,香菱也不愧為聰穎靈秀、極富悟性的好學生。在《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她們共同演繹了一曲教與學的動人樂章,展示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獨特層面。
(一)教的極致在《紅樓夢》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贏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位學識淵博、熱情大方、具有詩人氣質的好老師。當香菱求教于她時,她不像寶釵那樣的囿于禮節(jié)規(guī)矩而推托,反而饒有興致地承擔起老師的責任。她說:“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樂為人師,當仁不讓,主動、率真、自信,溢于言表。她首先鼓勵香菱樹立信心:學詩“什么難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有了自信心,香菱自然上了勁,從而有信心有興趣地學下去。林黛玉簡單明確地提出了作詩的要領,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顧慮,很快縮短了教與學之間的距離。她講述“課程”提綱挈領,高屋建瓴,道規(guī)律,明要旨,生動形象,深入淺出,使香菱懂得“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她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要重視積累和感悟。且看林黛玉的教法:第一單元,把王維的五言律詩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先體會情景統(tǒng)一,進入詩情畫意。
第二單元,讀杜甫的七言律詩一二百首,進一步體會“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詩的功力。
第三單元,讀李白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返璞歸真”,培養(yǎng)詩的個性與想像力。
林黛玉安排的三個教程,注重基礎,全面落實,重視誦讀和感悟,這正是后人歸納的境界三層次。
不僅如此,林黛玉在教學中強調自學,重視讀說聽寫的綜合訓練;強調實踐和探究,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共記得多少首?”“可領略了些滋味沒有?”“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你且說來我聽。”“你竟作一首來。”……林黛玉深諳教學的原理,做到及時檢查反饋,交流討論,訂正總結,從而全面提高成績。當香菱寫出第一首詩時,林黛玉及時點撥:“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同時,幫助她找出失敗的原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并積極引導她要敢于創(chuàng)新:“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當香菱拿來第二首詩作時,林黛玉雖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難為他了”,但還是實事求是,嚴格要求:“這一首過于穿鑿了,還得另作。”直至她最后寫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來。
在這里,曹雪芹簡直把教學的過程寫絕了,我們讀“香菱學詩”這一節(jié),完全可以品讀出另類的林黛玉,她不但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老師,一個有詩性、有靈性、有悟性、有耐性、有創(chuàng)造性、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有生機和活力的好老師。黛玉如此善教,必將很快地把靈氣帶給學生,并讓學生樂學不疲,這是她境界的必然,這當然也是曹雪芹的得意之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