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新學期恐懼癥”
2009-08-29 13:57:13網絡資源
小浩,12歲,新學期剛開學就情緒不穩(wěn)定,心煩、無緣無故發(fā)脾氣、對學習感到沒有興趣,甚至到了上學時間就會肚子痛。小浩告訴過我他討厭他的數(shù)學老師,因為做錯題會被打手板,而學習好的同學看到他被打還嘲笑他,他的數(shù)學成績越來越差,對別的學科也逐漸缺乏興趣,現(xiàn)在只要一坐到課堂上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最差的學生,有時還頭暈、嘔吐、心慌、焦慮。我怕他太難受,所以他不想上學的時候,我也就不勉強他,畢竟身體最重要。但現(xiàn)在已經曠課幾天了,情況還沒有得到緩解。太讓人著急,又不知道怎樣解決。
小浩媽媽就此事,記者采訪了教育心理專家王克強教授。他介紹,近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患上了癥狀類似,被心理學專家稱為“新學期恐懼癥”的心理疾病。其實所謂的“新學期恐懼癥”并非專業(yè)的醫(yī)學術語,只是對兒童和青少年某些心理問題的描述。它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患病孩子一談到學校、課本、老師,一面對課堂、同學,就產生恐懼感,進而出現(xiàn)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注意力降低、疲勞、失眠,有時伴隨頭痛、胃痛、肚子痛等身體上的不適甚至行為反常。他曾遇到一位小學生患者,不但不能進學校,連看到課本都無法控制,常常撲上去亂撕一通,根本不能繼續(xù)就學。這種“新學期恐懼癥 ”并不罕見,是“學?謶职Y”的一種。開學時,孩子們從輕松的假期重新回到校園感到不適應,加重了對學校的恐懼,所以稱“新學期恐懼癥”。
在談到造成“新學期恐懼癥”的原因時,王克強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心理壓力過大,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其中的因素有家長本身敏感懦弱或過于溺愛孩子、學校教育方式粗暴不當、學生適應環(huán)境差、學生之間競爭壓力增大等等。小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來自家庭的原因,而中學生則更多的來自學校。
針對小浩的實際情況王克強分析,一些小學生由于討厭某個習慣體罰學生的老師,進而泛化到憎惡學校、憎惡同學。孩子經受不住競爭的巨大壓力,根本無法正常上學。而家庭則是小學生患上“新學期恐懼癥”的最重要的原因,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當孩子第一次提出害怕去學校、一去學校會難受時,過分緊張,一味放縱,“不愿意今天就不去了!”孰不知,這樣次數(shù)一多助長了孩子的“新學期恐懼癥”。
在排除孩子患有軀體和神經方面的疾病外,治療“新學期恐懼癥”,王克強提出了4個辦法:
1.支持性心理療法。對患兒加以疏導、鼓勵,耐心地詢問患兒的擔心與焦慮,向他做出解釋和指導,設法改善環(huán)境條件(如換一個學;驌Q一個老師);
2.家庭治療法。改變過于溺愛孩子的教育方式,與孩子進行更多的感情交流,對于家長本身心理存在問題的,則要追根溯源,父母同治;
3.系統(tǒng)脫敏療法。家長和學校積極配合,有計劃地使孩子減輕對學校的恐懼心理,開始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在學校的時間短一點,之后逐漸延長。在治療過程中,老師、同學要多關心、支持、鼓勵孩子,但因為這些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4.暴露療法。孩子害怕去學校,偏偏采取一切辦法強制他留在學校,日久沒有指望了,他也漸漸調整了心態(tài)。這種辦法特別適用于剛上學不久的小朋友,具有強刺激性,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