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粵教版高一必修)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8-28 15:47:29
【教學目標】1、學習作者在平實的敘事中蘊涵著豐富人生感悟的寫作手法。
2、體會作者對家的眷戀之情。
3、欣賞作者平易自然、簡潔含蓄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家的眷戀之情
【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法、朗讀法、討論法。
【課時】共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由“家”的篆書體說起,解釋什么是“家”:居也,(《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著),由它的形狀可以體會到:家是給人一種溫暖、幸福的感覺。那么,家又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用“家”為本體,作一系列的比喻句。由比喻的涵義,我們知道家不是簡單的房子了,還有很多更深的更溫馨的涵義。而冰心她的晚年可以說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子孫滿堂,為什么,她還要問,我的家在哪里?她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家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冰心的家在哪里?
二、作者為什么由夢開始尋家?這對全文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能揭示靈魂深處的“向往”和“眷戀”,同時也引出了:我的家在哪里,夢中的家才是靈魂深處永久的家,(潛意識)夢也預示著難以實現(xiàn),照應了題目,也和后面的家形成對比。(接著寫昨夜的夢)
三、你如何看待冰心老人“昨天夜里”的夢和夢醒的表現(xiàn)?
明確:通過一個小孩的見聞來側(cè)面襯托尋找路途的遙遠和尋找速度的緩慢來表達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夢醒之后,作者用了夸張的手法,又意識地模糊夢幻與現(xiàn)實的界限,寄予了夢如現(xiàn)實,現(xiàn)實如夢,現(xiàn)實中的家一樣難找。
四、討論:
1、冰心老人為什么說只有住著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結(jié)合《冰心小傳》)
明確:因為冰心在中剪子巷居住了十年,當時父親升官,家庭幸福穩(wěn)定,充滿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情,這是冰心記事以來最純潔、最原始的一個家,她在這里度過了最快樂的童年,同時,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冰心在這里感受到了民主、自由、科學等精神的熏陶,并投入到了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登上中國文壇。并形成了她“愛”的哲學,開創(chuàng)了傳奇了一生。
2,你認為冰心老人真的“一無所有”嗎?(點撥:聯(lián)系下文,聯(lián)系寫作年代)
明確:冰心老人一無所有的是權(quán)、官、錢等一些物質(zhì)功利性的東西。而她富有一身的清白,一段割不斷的人間親情,一個在心底下呼喚精神家園。(可以補充上面的解釋)(聯(lián)系到當時的寫作年代,9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窮得只剩下錢了,精神生活上卻出現(xiàn)了空虛,深圳曾一度被人家成為文化的沙漠。文化建設,環(huán)境建設可以說是忽略了。作者看到了這一點,對當時中國文化精神領(lǐng)域表現(xiàn)出很大的擔憂,F(xiàn)實中已經(jīng)找不到精神的家園了,所以冰心要尋找她的家是精神上的家園,只有“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五、小結(jié):這兩篇隨感散文的語言美:平易、簡潔、隨便。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