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我們不快樂
2009-08-27 11:05:21網(wǎng)絡資源
快樂與否與外界無關,都屬于你自己的選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你才能體驗到人生的美妙,才能有愉快的心情。想想自己吧,每天晚上,睡覺前脫衣服時,記著也脫去你的煩惱;早上起來走出家門帶東西時,別忘了帶上你的笑臉,帶上你的快樂! 德國精神治療專家邁克·蒂茲說:“我們似乎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社會,人人都拼命地表現(xiàn),期望獲得成功,如果達不到這些標準,心里便不痛快,便產(chǎn)生恥辱感。”
不是么?急功近利的追求,使我們以及這個社會多了許多浮躁。人生不能缺少追求,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幸福的感受。
留心生活中的小事情,你會很容易從中找到一些快樂。儲存快樂,你就是在培養(yǎng)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你就會把握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匆匆忙忙的人生之旅,留心路邊一朵盛開的小花,感受一絲清涼的微風,給生命添一分亮麗的色彩,不是更好嗎?
心理定勢——對自我的限制
馴象人從來不把大象拴在大樹上,只需把它用細繩拴在小竹竿上就可以了,許多人很難理解,小小竹竿怎么能拴住力大無比的大象呢?原來,在象很小的時侯,就被拴在上面,小像雖然拼命爭脫,卻無力逃脫,最后終于放棄了努力,并形成一種觀念:這竹竿是我無法掙脫的。漸漸地,象雖然長大了,卻再也沒有做任何嘗試。
其實,拴住大象的哪里是什么細繩、竹竿,而是那種“我沒法逃脫”的信念!這就是心理定勢,它是思維的一種傾向性,是長期形成的一種信念,想一想,我們思想中又有多少根“竹竿”在束縛著我們,令人不寒而栗!
事實上,有些事人們之所以不去做,是認為不可能,而許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之中。
更糟糕的是,當你認為一切努力都無濟于事時,無助感便會油然而生。挫折與失敗尤其是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可能激發(fā)一個人的斗志,也可能給我們留下心靈的陰影,喪失前進的動力。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沒有未來!
有人說:“沒有所謂失敗,除非你放棄嘗試。”古代有一位國王,他把幾個兒子帶到一座巨大的石門前,對他們說:“誰能推開這扇門,誰就繼承王位。”王子們望著巨大的石門,都搖搖頭放棄了。只有最小的王子走過去,用力一推,門開了,就這么簡單!
我們心理的“封條”壓在心頭,如一座大山,其實也就是一張紙,輕輕一碰就破了,所需要的只是一點勇氣和行動而已,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心理選擇——生活是一面鏡子
一位畫家家里的客廳正中最為顯著的位置有這樣一幅畫,一張被裝裱起來的白紙,在中間偏上的位置上,有一塊黑漬?戳说娜硕疾幻魉裕嫾医忉屨f:“這幅畫叫做快樂,中間這塊黑漬是痛苦。每個人看到這幅畫時,都是只看到這塊痛苦的黑漬,卻看不到背景里的快樂。我們生活不是這樣嗎?多少快樂我們視而不見,卻被微小的痛苦遮住雙眼。”
每每遇到挫折或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或許你會緊皺雙眉:“唉!活著真累。”每每看到別人的笑臉,又不覺為自己的不幸而感傷,仰天長嘆:“為什么只有我不快樂?!”我們總是關注并放大生活中點滴的不幸,卻忽視更多美好、快樂的東西。
快樂的學問這樣說: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tài)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xiàn)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xiàn)笑容。
快樂與否與外界無關,都屬于你自己的選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你才能體驗到人生的美妙,才能有愉快的心情。想想自己吧,每天晚上,睡覺前脫衣服時,記著也脫去你的煩惱;早上起來走出家門帶東西時,別忘了帶上你的笑臉,帶上你的快樂。
或許,物質(zhì)可以制約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許,為生活而奔波限制我們的時間;或許,可能有人可以控制我們的言行但是……我們可以說沒有什么能限制我們心靈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