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偏科生 高考分數(shù)超650 講述“高分秘訣”
2009-07-02 09:14:39長江日報文章作者:陳玲
中考時因偏科位置值僅14.5,如今卻以高分被北大、復旦等名校爭搶,這中間有何學習竅門?昨日,記者采訪武漢二中3名應屆考生,探詢其中“低進高出”的秘訣。
周曉宇:背誦三年英語單詞和課文
已和復旦大學簽約的周曉宇,高考拿了655分。但她在當年武漢二中錄取的540名學生的高一學生中,排行倒數(shù)43名。
周曉宇說,她的英語比較差,由此影響了中考。進入高中后,英語老師陳敏對她實行分層教學,給她布置了不同的英語作業(yè):別的同學做英語難題,她最開始的時候卻只用做些簡單的內(nèi)容,每天跟著磁帶跟讀英語短文,背誦英語單詞和課文。
周曉宇一直將這個特殊作業(yè)堅持了三年,并每天找陳敏監(jiān)督自己的讀背成果。直到高二才和其他同學保持了一樣的進度。今年高考,她的英語125分。
熊思:針對高考做三大本錯題集
已被北京大學預錄的學生熊思,高考總分663,其中語文128分,而他三年前中考時,語文的位置值是7。
熊思說,高中三年,他針對語文高考題型,結(jié)合自己的薄弱部分,專門進行積累和總結(jié)。“高考語文第一題是字音找錯,我自己每次練習一有錯誤,就登記在一個錯題集上;第二題是找錯別字,也把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記在另一個本子上。”三年下來,熊思擁有了三大本厚厚的錯題集,而他的語文成績也不斷進步。
宋嘉東:每周給自己定制學習計劃
宋嘉東中考的語文也是7的位置值,但高考語文118分。
宋嘉東說,學校的一本參考資料上,有高考閱卷老師寫的心得和日記,他有時也會揣摩閱卷老師的心理,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自己學習語文的方法。
另外,在平常學習中,除了緊密跟隨老師的要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外,他每周還會為自己定制不同的學習計劃。“每周語文有哪些得失和收獲,我都會為自己定位,然后調(diào)整自己下周的學習計劃。”經(jīng)過這樣不斷查漏補缺,一度讓宋嘉東感覺到“很累”的語文“跛腿”問題終于順利解決。
位置值并非唯一決定因素
據(jù)了解,在今年的高考中,武漢二中理科重點率、理科600分以上學生人數(shù)和理科660分以上的人數(shù)均為全省排名第一,81%多的理科考生分數(shù)都超過了一批線540分,這些考生在進入高中時并不是最優(yōu)秀的,也不是智商一定超過常人。而記者采訪的這三名學生,中考時也都是以14.5的位置值以三限生被錄取的,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付出努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和找對學習方法。
武漢二中校長董漢利說,高中三年對學生來說有無限的發(fā)展空間,學生只要學會自信和適合的學習方法,一定可以在高考時收獲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