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學英語用處有多大
2009-03-12 13:43:02深圳特區(qū)報
。吃拢慈,全國政協(xié)常委王新陸向兩會提交了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語的提案,提案內(nèi)容一經(jīng)媒體報道,即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強烈回應,贊同之聲俯拾皆是。洶涌的網(wǎng)上民意促使我們深刻反思,外語為何困擾了這么多人?全民學英語何時才能改變?從孩子到家長,從教師到企業(yè)員工,從小學生到成年人,異口同聲背后反映的是我國目前的英語學習、考試機制存在許多問題。
何耀偉:近年來在中國,外語學習基本上等于英語學習。因為學英語的熱潮波及神州大地,英語輔導班、英語教材、英語讀物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全民學英語確實培養(yǎng)了一些外語人才,但對許多人而言,英語已成為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不但學生從小學、初中直到大學、研究生的學習生涯中必考英語,而且人們在出國、就業(yè)、評職稱等社會生活中也會處處遇到英語的考驗。在英語大棒的指揮下,連幼兒園也在搞雙語教學,甚至連孕婦都開始外語胎教了。一門外國語言在我們這樣有著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國中竟搶了如此大的風頭,不禁讓人想問:它真的有必要被拔到神一般的高度嗎?
姚衛(wèi):為了高考,高中生有幾個不是將大半時間花在了背單詞、做習題上?為了出國、考研、找工作,大學生又有幾人不是天天捧著教材在讀?為了評職稱、提職務、出成果,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擠出本已不多的時間上輔導班、埋頭苦學?這么多人學英語,真正能學精通的有幾人?又有多少人在工作生活中真正用得上英語呢?
荷瑤:高考不考英語又怎樣?我想,一樣會有專業(yè)人才學英語,學習英語會更好地作為一種個人適應某些工作和崗位的主動選擇,而非外界不加區(qū)別、強加于身的硬性規(guī)定。還是讓該鉆研的去鉆研,該解放的就解放了吧。
紀燕萍:高考考啥應由民意來定。最終決定高考是否該搞“外語一刀切”的不應是教育部門,而是日益理智、成熟起來的人民大眾,或者說,關于高考不必考外語的提案必須交由權力機關在更大范圍內(nèi)表決,而不應僅僅局限于教育部門內(nèi)部,體現(xiàn)教育部門的意志。也只有這樣,高考不必考外語的提案才能體現(xiàn)大多數(shù)人的民意。
安娜:英語第一太不正常了,外國就不會把學外語放在這么重要的地位。不像我們學英語跟學位、跟評職稱掛鉤。
笑笑:母語還學不好,卻天天學英語。就拿我個人來說,大學很用功地學英語,可是還是過不了四級,就業(yè)后還要花很多時間來補習專業(yè)課程,真是得不償失,而英語從沒有用過。
若珂: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我們并未見到如胡適、錢鐘書、林語堂等一樣學貫中西的大師級人物出現(xiàn),同聲傳譯等頂尖人才依然匱乏。許多人學習外語的目的就在于應付考試、評定職稱,我們怎能期望這樣的學習和考試機制產(chǎn)生良好的社會效果呢?
菲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還是盡快將外語教育歸位于專業(yè)教育的范疇吧,讓外語專業(yè)人才在他們的園地里充分發(fā)揮所長,也讓其他人在自己的領地里自由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