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國字少一點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2-27 17:53:58
國字少一點是郭沫若的創(chuàng)造嗎?
郭沫若題寫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時,“國”字少了一點,“囗”里藏的不是“玉”,而是“王”。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 也有人持不同觀點:郭沫若尊重了“太平天國”原來的寫法。 “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chuàng)造 “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chuàng)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 太平天國首領(lǐng)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圣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 其實,“國”字少一點并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guī)范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于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囯”字即是一個俗字。據(jù)《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中載,明末張自烈著《正字通》中已收入“囯”字。 可見,洪秀全對“囯”字情有獨鐘,是為了顯示“王在國中”罷了。 據(jù)說:岳飛身上的國字也少一點 說“國”字,不能不提到岳飛與“精忠報國”。在杭州西湖畔的岳廟精忠園正壁上,鐫有朱紅斗大四字:“精忠報國”,細心的游客都會發(fā)現(xiàn)“國”字里面少了一點。 據(jù)說,南宋時岳飛應(yīng)征入伍,臨行時,他母親叫他跪下,在他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四字。岳飛要來鏡子反照后說:“母親,您刺的字,兒終身不忘,但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說:“兒呀,只因金兵入侵中原,國都陷落,二帝被俘,如今國家無主。這一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復(fù)時再添上去。”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