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摸底考”學生不適應 老師評試卷說變化
2007-09-08 07:35:28揚子晚報
昨天起,南京市開始對“新高三”學生進行首次摸底考試,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對一些試題類型出現(xiàn)“水土不服”。昨天,記者特別采訪了南京三位經驗豐富的高三老師對語文、物理及政治三門已考科目進行評析。
語文:學生趕快多讀點雜書
南京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張曙光老師分析,這次最大變化是對閱讀面的考察非常廣,需要學生多讀點雜書。比如第五道為25分的文學性散文閱讀,側重摘錄性概括與含蓄語句的理解。其中一題要說出“鄱陽湖女子的命運”,題意頗有探求意味;第六道是20分的選做題,可謂語文知識與能力的拼盤。涉及語文能力的諸多方面,2008文科考生要尤為關注。這次語文考試對考生語文復習的啟發(fā)有:1、學生要開闊閱讀視野,涉獵各種文學體裁,諸如古代白話小說等;2、學會抓住閱讀的本質和核心;3、寫作方面貴在寫出“我”的真情實感,切口小些,選材具體一些;4、語言知識及運用要打實基礎。
物理:模塊學習選擇很重要
金陵中學南京市物理學科帶頭人陳連余老師表示,考試非常注重基礎性和選擇性。“比如第18題是一道模塊3―3和模塊3―5的選做題。這張試卷結合了南京的教學實際,把模塊3-4放在公共必做部分。把模塊3-2也放在公共部分,這與大家猜測中的2008高考的做法一致。”陳老師指出,這次試卷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題型有很大不同,模塊之間的題目也相互獨立。“在新題型的考察下,不少學生暴露出了知識點和方法不牢靠的問題。”
政治:注重構建知識體系
“昨天政治考試有針對性,體現(xiàn)了新課改精神。”南京29中高級教師張洪洋分析說,這次試卷在題型的設置上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第一部分是單選,第二部分是非選擇題,這與很多老師猜測的2008年題型一致。“時間比較注重基礎知識,在知識的深挖上要求不高,但建議學生要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達到生活邏輯和學科邏輯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