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各地新聞動態(tài) > 六成港生認為未來會被內地生超越

六成港生認為未來會被內地生超越

2007-07-21 18:01:44南方都市報

  香港民間教育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六成港生認為未來會被內地生超越

  大批內地優(yōu)秀學生赴港上大學,這讓立足于國際化的校方笑逐顏開,卻令本港生感到了危機。近日,香港一家由大學生發(fā)起成立的民間教育研究機構針對“香港和內地學生競爭力”及相關問題做出調查,有高達60%的受訪學生深感未來自己的優(yōu)勢將被內地學生所超越,這一調查結果也引起香港各界高度關注。

  內地生自認將超本港生

  這項名為“回歸十年后兩地青年的優(yōu)勢及合作前景問卷調查”,是今年四五月份在香港八所高校進行,由該協(xié)會下屬的學生會員在各自的學校進行訪問。調查共發(fā)出2100份問卷,并成功對2022人進行訪問,成功率達96.29%。當中,包括1690位(83.58%)香港大學生及332位(16.42%)來港就讀的內地大學生,男、女大學生的受訪者比例也相當。記者從該民間教育研究機構香港圓桌研究及教育協(xié)會獲悉,這份調查中最令人關注的問題是有關“香港大學生和內地大學生的優(yōu)勢比較”,香港大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分別有31%及29%的香港學生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會在未來十年及二十年內被內地大學畢業(yè)生超越,即有高達60%的香港受訪學生深感自己的優(yōu)勢將被內地學生所超越。而這種認識不單是香港學生有,接受訪問的內地學生也頗自信,分別有34%及28%的內地生認為他們的工作能力將在十年及二十年內超越香港畢業(yè)生,也即6成內地生認為內地大學生未來將超越港生。

  危機感發(fā)自本港生內心

  “圓桌研究及教育協(xié)會”只是一個大學生發(fā)起的民間機構,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權威機構”。然而,這更加說明了,將來會被內地生超越,這種危機感是發(fā)自香港年輕人的內心。該項調查的一位主要的研究干事岑家輝昨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其實有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并不感到意外!”他本人是香港大學公共政策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也是一個社工。自從2003年起港大大規(guī)模招入內地學生之后,他就跟這些內地同學同一個班上課,同一個小組做作業(yè),他們很清楚內地學生的能力怎么樣,香港學生在他們面前,根本得意不起來。

  岑家輝所在的這個協(xié)會完全是由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組成,會員主要是香港各大專院校的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他們成立這個協(xié)會就是希望體現(xiàn)香港年輕一代對社會的承擔。正是因為這一調查對香港青年有意義,因而獲得了香港新世界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財力支持,最終被香港政府納為“回歸十周年慶;顒印敝弧

  研究干事岑家輝稱,調查數(shù)據(jù)反映了香港青年并非對目前人才競爭的激烈形勢毫不知情,或者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優(yōu)勢。調查報告還提醒本港生追求上進,與內地生攜手共進! 

  本港生看內地生  

  “他們學習真的很刻苦!”  

  在面對內地學生的競爭時,香港學生覺得自己最缺乏上進心、自我增值能力;面對逆境的能力;語文運用能力! 

  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對比,輸在“健全的制度”,而贏在“上進心”!這是香港圓桌研究及教育協(xié)會調查的結果。

  本次調查針對香港學生和內地學生之間的比較設置了大批問題,分別詢問香港學生相比內地大學生具備的優(yōu)勢,和內地大學生相比香港大學生具備的優(yōu)勢,結果顯示,大約80%的港生和內地學生都認同,香港學生比內地大學生的優(yōu)勢首選是,香港學生擁有健全的制度,包括法律、教育等,也就是說內地大學生輸在“客觀環(huán)境”,而內地大學生強勢首選是“上進心”這類個人的心理素質方面。

  “內地來的同學學習真的很刻苦!”采訪中,很多香港學生會用這句話評價內地生。香港大學文學院二年級學生徐航表示,她接觸到不少內地生,感覺內地生學習都非常投入刻苦,在圖書館經(jīng)常能看到內地生用功的身影。她坦言,相比本地生,內地生的學費的確高出很多,大部分又拿不到獎學金,努力學習,以好的成績回饋父母也是不少內地生的學習動力。

  有的本港生對內地生的勤奮不以為然,浸會大學的小葉說,港校的社團活動很多,本港生都很樂于參加,而內地生不是很熱衷,外界甚至流傳著一種夸張的說法:一天到晚搞活動,有些內地生并不是很理解,甚至認為是不務正業(yè)。

  浸會大學的小婷所在的班級也有不少內地學生,她認同這些內地學生的個人能力,覺得他們更加勤奮,但是也有不少內地學生不夠誠信,會欺騙老師、同學,也不愛跟同學們團隊合作,她認為,即使個人有能力,也未必能真的對社會作出良好貢獻! 

  內地生看本港生  

  “他們平時忙著做生意”  

  內地學生認為,香港學生的優(yōu)勝之處主要在于:社會客觀環(huán)境;多元文化及勤奮;國際視野! 

  岑家輝告訴記者,反饋大部分是支持這一調查結果,記者采訪的部分香港同學和內地同學也基本認同。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就讀的深圳學生小王認同這一調查結果,她已經(jīng)在香港上學一年,她覺得大部分香港學生不愛學習,平常除了完成作業(yè),見不到幾個香港同學自覺學習,圖書館里常常都是內地學生,香港學生很多人都忙著做生意。雖然考試成績校方并不公布,只是分別發(fā)給個人,但是小王自認為要比很多香港學生強。

  不過,剛剛從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畢業(yè)的朱卿就認為,在商學院還是香港學生表現(xiàn)得更好,他們的表達溝通能力更強,團隊合作能力更好,這些能力在商學院很重要,相對而言,內地的學生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才能適應。不過朱卿也認同調查結果,未來十年、二十年里,內地學生在這些方面會趕上來,尤其是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很多大都市的學生,在表達溝通能力方面已經(jīng)相當不錯。

  香港科技大學來自北京的學生小劉說,本港生雖然學習不如內地生刻苦,但有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比如他們活躍、思維敏捷,做事也很投入,往往更容易適應社會。

  這個讓香港學生有些不悅的調查結果,也有同學表示認同。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女生AMY告訴記者說,前兩年,她并不擔心這個問題,但是去年暑假,她隨一個國情訪問團訪問過北京、上海,隨著對祖國了解越多,就越了解內地學生的優(yōu)勢,她心中的危機感就越重。

  兩地學生都明確指出香港學生的比較優(yōu)勢在于香港擁有優(yōu)良的社會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能夠包容多元的文化,讓香港學生擴闊視野、努力創(chuàng)新。相反,香港優(yōu)良的社會環(huán)境令部分學生過于倚賴,缺乏對成功或知識追求的欲望。當他們面對逆境時,往往欠缺信心去面對問題! 

  校方觀點  

  自立的學生更有競爭力 

  科大完全是北美式教育,不會有人來要求你學,所以自覺、自立的內地學生會更有競爭力! 

  徐立之(香港大學校長):

  內地學生勤奮,基本知識扎實,比較聽話。但動手能力較弱,獨立性不強,不太自信。由于學生到了香港后,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部分學生不能馬上適應這一環(huán)境。

  朱力徑(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內地學生及學術事務主任):

  我們招的內地生基礎非常好,英語也很不錯。我們給全額獎學金的一些同學,將來完全有條件到麻省理工這類的國際頂尖學校去深造。香港科技大學曾在深圳招過一個偏理科的學生,他考內地的一般大學都困難。但是從科大畢業(yè)后,這個學生拿了全獎到麻省理工讀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是一個非常北美化的學校,完全是北美式教育,不會有人來要求你學,所以自覺、自立的內地學生會更有競爭力。

  黃棲婷(香港學生家長):

  香港家長和孩子都太過于把教育當作一門投資,香港人投資很靈活的,也很目光短淺,就是什么賺錢趕緊投什么,所以孩子都愿意上金融、法律這些實用的科目,理工科、文科的學生就少一些,歷史這類課程的學生更少,長遠下去,孩子的視野會比較狹窄,基礎也不如內地同學扎實。

[標簽:大學 環(huán)境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